热门
普陀山为什么有海天佛国之称
2023-07-19
“普陀山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外,是一个面积只有约13平方公里的小岛,但却有着林幽洞奇、潮涌金沙、洪波浩渺、云烟缭绕的海山胜景,使它赢得了“海山第一”和“海上仙山”的赞誉。唐宋以来,“观音显圣”的神话传说与历代帝王的奖掖封赐,使它成为一个香火鼎盛的观音菩萨道场,从而获得“海天佛国”的雅称。”
普陀山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外,是一个面积只有约13平方公里的小岛,但却有着林幽洞奇、潮涌金沙、洪波浩渺、云烟缭绕的海山胜景,使它赢得了“海山第一”和“海上仙山”的赞誉。唐宋以来,“观音显圣”的神话传说与历代帝王的奖掖封赐,使它成为一个香火鼎盛的观音菩萨道场,从而获得“海天佛国”的雅称。
普陀山的佛教始于唐,传说在唐咸通四年(公元863年)日僧惠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,途径普陀山莲花洋触礁受阻,以为观音不肯东渡,只好在潮音洞登岸,留佛像供于民宅中,自此观音道场开始。后佛教盛兴,有“震旦第一佛国”之美誉。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、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、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,四方信众聚缘佛国,普陀山烛火辉煌、香烟燎绕;诵经礼佛,通宵达旦,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。每逢佛事,屡现瑞相,信众求拜,灵验频显,信男信女不远万水千山,拿着香火抱着虔敬的心情拜佛许愿,以求平安。
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,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,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。观音大士结缘四海,有句俗语叫:“人人阿弥陀,户户观世音”,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“半个世界的信仰”。由于宗教神话的渲染,普陀山上的一草一木、一石一洞无不披上了“观音圣迹”的外衣,在全盛时期,全岛拥有大小寺庙建筑200多座,僧尼人数达2000余人,每年都有大批的信众慕名而来,不仅是为了参拜佛教,更是为了欣赏普陀山独特的风景。普陀山以其绝美的景色、深厚的佛教文化,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参观,令人流连忘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