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岁是什么意思

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俗,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,合家欢聚,并守着“岁火”不让熄灭,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,迎接新年到来。

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俗,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,合家欢聚,并守着“岁火”不让熄灭,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,迎接新年到来。

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,曰“燃灯照岁”或“点岁火”,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,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,遍燃灯烛,谓之“照虚耗”,据说如此照过之后,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。古时南北风俗各异,古时北方守岁习俗主要为“熬年夜”,如晋朝周处所著的《风土记》中说: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,称“馈岁”;长幼聚欢,祝颂完备,称“分岁”;终岁不眠,以待天明,称“守岁”。

守岁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,百姓点起蜡烛或油灯,通宵守夜,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,迎接新年到来。在日本、越南、泰国等东南亚国家,受中国的影响,均有除夕守岁之说。此外,在中国西北地区,守岁习俗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性风俗,比如在新疆,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点起灯火,把灯火放在窗口,照亮整个夜晚,象征着迎接新年的到来。

除夕之夜,家家户户都会吃团圆饭,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,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。新年前的一天晚上要守岁,家家户户点起灯烛,围坐炉旁闲聊,通宵守夜,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,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。在守岁的时候,家人之间也会互赠礼物,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,也表达对彼此的关爱,以示新年的美好祝愿。

守岁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,至今仍在中国人心中深入流传,它不仅代表着对新年的热切期待,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尊重。


更多 +
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