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株待兔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
“守株待兔告诉我们的道理是:不要存有侥幸心理,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,如果不付出努力,而寄希望于意外之财,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我们的生活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一点点地创造的,如果总想不劳而获,那么人生就会像这个宋国人的田地一样荒废掉。所以切不可学习守株待兔之人,最终一无所获。守株待兔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,一般比喻死守经验,不知变通。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。”
守株待兔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
守株待兔告诉我们的道理是:不要存有侥幸心理,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,如果不付出努力,而寄希望于意外之财,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我们的生活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一点点地创造的,如果总想不劳而获,那么人生就会像这个宋国人的田地一样荒废掉。所以切不可学习守株待兔之人,最终一无所获。守株待兔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,一般比喻死守经验,不知变通。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。
守株待兔的故事
从前,有一个宋国人,他有一块肥沃的田地。他勤奋地经营着这块田地,收成很可观。田地里有一个树桩,干活累了时,他就在树桩旁边歇息一会儿。
有一天,他正在田地里耕作,不知从哪儿来了一只兔子,急急忙忙地奔逃,结果一头撞死在了树桩上。他跑过去一看,高兴得不得了:“今天的运气真好,白白收获了一只兔子!”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,一边得意扬扬地想:“要是我每天都在这里等着收获一只兔子,那以后就可以不用这么劳累了。”
于是,从第二天开始,他放下锄头,每天守在田边的那个树桩旁边,等着兔子跑过来撞死在树桩上。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,田地里长满了野草,荒芜不堪。宋国人还在树桩旁边等着,然而再也没有兔子撞死过。
守株待兔出自哪本书
守株待兔最早出自《韩非子·五蠹》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宋人有耕者。田中有株,兔走触株,折颈而死。因释其耒而守株,冀复得兔。兔不可复得,而身为宋国笑。”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“守株待兔”。《韩非子》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,共二十卷。韩非,后人称韩非子或韩子,战国时期韩国人,为韩国公子,与李斯同学于荀子,喜好刑名法术之学,为法家学派代表人物。
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、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。《韩非子》是在韩非逝世后,后人辑集而成的。据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韩非子》五十五篇,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二十卷,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引阮孝绪《七录》也说“《韩非子》二十卷。”篇数、卷数皆与今本相符,可见今本并无残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