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令爱指的是什么

古代令爱指别人的女儿。令爱,也作令嫒,敬称别人的女儿,多指对方的女儿。令,敬辞,有“美好”之意,用于敬称他人或他人的亲友,多用于敬称对方的亲属。令爱出自《京本通俗小说·碾玉观音》:“虞侯道:‘无甚事,闲问则个。适来叫出来看郡王轿子的人,是令爱么?’待诏道:‘正是拙女,止有三口。’”

  古代令爱指别人的女儿。令爱,也作令嫒,敬称别人的女儿,多指对方的女儿。令,敬辞,有“美好”之意,用于敬称他人或他人的亲友,多用于敬称对方的亲属。令爱出自《京本通俗小说·碾玉观音》:“虞侯道:‘无甚事,闲问则个。适来叫出来看郡王轿子的人,是令爱么?’待诏道:‘正是拙女,止有三口。’”

古人228.jpg

  相关用法

  用令字开头的敬语称呼对方的亲属时,一般将定语“您的”略去,如可以直接说“令爱的芳龄几何”,不必说“您的令爱芳龄几何”。

古人230.jpg

  但若真这么说了,也并非错误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就存在这类用法,譬如在元杂剧中就有“你令堂”、“你令嗣”等称呼。

  再比如,《儒林外史》中严致中对王仁、王德两兄弟所说:“不想一见如故,就留着住了几个月,又要同我结亲,再三把他第二个令爱许与二小儿了。”这句话也存在这种用法。只不过此处的“令爱”是指他人的女儿,而非对方的女儿。

古人227.jpg

  又如《西游记》中孙悟空对铁扇公主说:“尊府牛魔王,当初曾与老孙结义,乃七兄弟之亲。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,安得不以嫂嫂称之!”

  以及其下文的“嫂嫂原来不察理,错怪了老孙。你令郎因是捉了师父,要蒸要煮,幸亏了观音菩萨收他去,救出我师。”

更多 +
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