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门
对联的起源
2022-05-28
“对联始于五代,盛于明清,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,其出现是在桃符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。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天神“神茶”和“郁垒”的名字,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,悬挂于左右门,以驱鬼避邪。直至五代时期,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,到了明代,随着对对子的习俗开始盛行,对联的这个词也出现了,宋代以后,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。”
对联始于五代,盛于明清,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,其出现是在桃符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。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天神“神茶”和“郁垒”的名字,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,悬挂于左右门,以驱鬼避邪。直至五代时期,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,到了明代,随着对对子的习俗开始盛行,对联的这个词也出现了,宋代以后,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。
对联又称对偶、门对、春贴、春联、对子、楹联等,是写在纸、布上或刻在竹子、木头、柱子上的对偶语句。对联对仗工整,平仄协调,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。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。
对联分为上联、下联、横额这三部分。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,内容上也要求一致,亦即是要上下联能“联”起来,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。
对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、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。对联是写在纸、布上或刻在竹子、木头、柱子上的对偶语句。言简意深,对仗工整,平仄协调,字数相同,结构相同,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