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蛰的由来与风俗

惊蛰在历史上曾被称为“启蛰”。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名讳为“启”,为了避讳而将“启”改为了意思相近的“惊”字。进入唐代以后,“启”字的避讳已无必要,但由于也有用不惯的原因,大衍历再次使用了“惊蛰”—词,并沿用至今。惊蛰的风俗有:蒙鼓皮、打小人、祭白虎化解是非等。

  惊蛰在历史上曾被称为“启蛰”。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名讳为“启”,为了避讳而将“启”改为了意思相近的“惊”字。进入唐代以后,“启”字的避讳已无必要,但由于也有用不惯的原因,大衍历再次使用了“惊蛰”—词,并沿用至今。惊蛰的风俗有:蒙鼓皮、打小人、祭白虎化解是非等。

摄图网_402136249_banner_蓝色唯美惊蛰女孩蝴蝶月亮运营banner(企业商用)_副本.jpg

  蒙鼓皮:

  响雷,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。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,长了翅膀的大神,一手持锤,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,发出隆隆的雷声。惊蛰这天,天庭有雷神击天鼓,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。《周礼》卷四十《挥人》篇上说:“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。”注:“惊蛰,孟春之中也,蛰虫始闻雷声而动;鼓,所取象也;冒,蒙鼓以革。”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,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,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。

摄图网_401002244_banner_惊蛰(企业商用)_副本.jpg

  打小人:

  香港、澳门一向有“打小人”的习俗。传说中白虎是口舌、是非之神,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,犯之则在年内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,阻挠前程发展,引致百般不顺。因此大家都要买份纸料,内含纸老虎、吉纸、小人纸等去“打小人”。

摄图网_400106917_banner_惊蛰春天节气插画(企业商用)_副本.jpg

  祭白虎化解是非:

  在广东一带民间有在惊蛰“祭白虎化解是非”的说法,据称白虎为口舌之神,每年会在这天出来觅食,开口伤人,所谓“祭白虎”,便是祭拜用绘制黄色黑斑纹的纸老虎。

更多 +
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