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是什么意思

一般认为,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,南方地区则错后一天,在腊月二十四迎来“小年”。有学者通过查阅《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》等史料,发现中国北方二十四和二十三日祭灶过小年的比率不相上下,至于中国南方,大多数方志中记载的祭灶时间是“二十三或二十四”字样。

  一般认为,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,南方地区则错后一天,在腊月二十四迎来“小年”。有学者通过查阅《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》等史料,发现中国北方二十四和二十三日祭灶过小年的比率不相上下,至于中国南方,大多数方志中记载的祭灶时间是“二十三或二十四”字样。

摄图网_402132427_banner_小年挂灯笼(企业商用1)_副本.jpg

  小年,中国传统节日,也称“交年”,又称“灶神节”、“祭灶节”。因小年的主要活动——祭灶是在晚上进行,所以也称“小年夜”、“小年晚”。小年被视为“忙年”的开始。宋代以来,祭祀灶神逐渐成为过小年的主要活动内容沿袭至今。

摄图网_400955991_banner_中国年俗(企业商用)_副本.jpg

  祭灶是小年这天重要的活动。灶神的职责是执掌灶火,管理饮食。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,灶神信仰是我国百姓对“衣食有余”梦想追求的反映。据钟敬文主编《中国民俗史》,民间祭灶的时间,明朝以前一般在腊月廿四,清朝以后北方地区大多在腊月廿三,南方仍沿袭腊月廿四祭灶的传统。

摄图网_400964988_banner_小年(企业商3用)_副本.jpg

  小年这一天,还有吃灶糖的习俗,如有民谣说“二十三,糖瓜粘”。灶糖起初为祭灶、辞灶时的供品,主要原料是麦芽糖,还有一种是江米磨粉加饴糖所制。

更多 +

相关资讯